首页
新闻公告
作者中心
系统说明
投稿要求
智慧校园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过刊下载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下载中心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肖承悰传承发展燕京萧氏妇科学术思想探讨
增强出版
王佳楣,汤玲,肖承悰
2023, 30(2): 1-5.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1
摘要: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是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燕京萧氏妇科的第三代传承人,燕京萧氏妇科起源于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一百余年来薪火相传,学术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诊治妇科病为专长的学术流派,在全国中医妇科学界独树一帜。肖教授是萧龙友先生的嫡孙女及学术继承人,她在近60年的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术精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燕京萧氏妇科,践行了从“承者”到更高阶的“传者”之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肖教授治学严谨,对中医妇科领域中的多个学术概念坚持溯本求源。肖教授传承发展了燕京萧氏妇科“和合灵动”的学术思想,遣药组方讲究平衡和谐,常选性味灵动柔和之品。肖教授以辨证施治为核心,同时借鉴西医的检查方法,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对妇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强调中西并重。她主张兼容并包,摒弃门户之见,积极促进中医妇科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和发展。她重视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促进了中医妇科专科人才队伍建设。从治学严谨、溯本求源,和合灵动、中西并重,兼容并包、传道授业等多方面对肖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介绍。
关键词:燕京萧氏妇科;学术思想;名医经验;肖承悰
161
|
6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国医大师肖承悰运用治肾五法辨治妇科疾病经验
王春梅,闫清雅,汤玲,陆义芹,肖承悰
2023, 30(2): 6-9.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2
摘要:肖承悰教授重视肾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地位,临床中详辨肾气、肾阴、肾阳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辨治妇科疾病,创立治肾五法。治肾五法包括滋肾之法、益肾之法、补肾之法、温肾之法、固肾之法,根本目标是实现肾的阴阳平衡。滋肾法偏于滋肾阴,亦兼顾心、肝;益肾法偏于平补肾中阴阳;补肾法偏于补肾气,以促进肾气的充盛;温肾法偏于温补肾阳,同时兼顾脾阳;固肾法偏于固肾安任,以维系胎元的牢固。分别从治肾五法的内容及临床应用介绍肖教授运用治肾五法辨治妇科疾病的经验。
关键词:学术思想;妇科疾病;治肾五法;名医经验;肖承悰
86
|
18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国医大师肖承悰治疗卵巢早衰性不孕症的经验总结
闫清雅,陆义芹,肖承悰
2023, 30(2): 10-15.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3
摘要: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的女性出现闭经、不孕、卵泡刺激素>40 IU/L、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是卵巢功能减退的终末阶段。肖承悰教授认为卵巢早衰的核心病机是肾虚与冲脉失调,她治疗卵巢早衰性不孕症以益肾理冲为基本治法,自拟七子益肾理冲汤为基本方,治疗时衷中参西,重视“真机期”,胎孕既成,则尽早保胎。介绍肖教授运用七子益肾理冲汤、固肾安胎饮等,并结合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卵巢早衰性不孕症的经验,通过临床病案分析肖教授的诊疗方法和用药思路。
关键词:卵巢早衰;不孕症;益肾理冲;名医经验;肖承悰
84
|
4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国医大师肖承悰防治滑胎临床经验与验案精选
马丽然,陆义芹,闫清雅,高淑丽,肖承悰
2023, 30(2): 16-20.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4
摘要:复发性流产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属中医“滑胎”的范畴,又称“屡孕屡堕”或“数堕胎”。肖承悰教授认为滑胎主要与肾虚、冲任不固有关。固肾安胎为肖教授治疗滑胎的重要方法,自创经验方固肾安胎饮。临床中她重视肾主生殖及肾为冲任之本,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序贯方案,即孕前干预、孕即安胎,未病先防、预培其损,并将疏肝解郁贯穿治疗始终。结合临床病案对肖教授防治滑胎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滑胎;名医经验;肖承悰
54
|
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国医大师肖承悰治疗输卵管积水经验
陆义芹,闫清雅,董又慈,王春梅,肖承悰
2023, 30(2): 21-25.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5
摘要:输卵管积水是输卵管远端阻塞伴管腔扩张并充满液体的一种输卵管疾病。以女子不孕、少腹痛、带下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肖承悰教授认为输卵管积水可归属于中医“肠覃”的范畴。素体气血不旺、七情内伤、久病冲任虚衰是该病常见病因。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肖教授认为肝脾同调、痰瘀共治为治疗总法,用药当以和为贵,同时应心身共疗、以情胜情。运用新当归芍药散治疗输卵管积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合临床病案对肖教授治疗输卵管积水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输卵管积水;新当归芍药散;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名医经验;肖承悰
62
|
3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国医大师肖承悰运用胡芦巴丸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致痛经的临床经验
孙天琳,汤玲,肖承悰
2023, 30(2): 26-29.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6
摘要: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痛经”的范畴。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致痛经的主要病机为肾阳亏虚、寒凝血瘀,肾阳亏虚是其发病基础,寒凝血瘀是其病理特征。辨治应温通并重、标本兼顾。从温阳祛寒、行气止痛,化瘀通脉、分期论治,扶助正气、调和气血等方面介绍肖教授运用胡芦巴丸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致痛经的经验。结合临床病案分析肖教授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思路。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胡芦巴丸加减;名医经验;肖承悰
86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19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临床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77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季坤,史利卿,宋欢,王颖,马建岭,李扭扭,董尚娟,王丽云,温绍惠
2023, 30(2): 30-36.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7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慢性咳嗽患者771例,使用自行设计的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采集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者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从76个四诊信息变量中筛选出出现频率> 8%的变量36个作为中医四诊的观察指标进行因子分析。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620(>0.5),Bartlett球形检验,F =630,P <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初始特征值> 1 的公因子共12 个,累计贡献率为59.368%。通过回归法计算得出771例慢性咳嗽患者病性证素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77.43%)、湿热(62.13%)、痰湿(35.15%)、阳虚(29.31%)、寒饮(26.98%)、阴虚(11.41%),病位证素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肺(88.98%)、脾(79.77%)、胃(39.43%)、肾(30.35%)。根据患者的病性病位证素情况获得各病例的证候,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主要涉及风邪伏肺证(71.85%)、湿热郁肺证 (47.86%)、痰湿阻肺证(25.42%)、寒饮伏肺证(21.14%)、肺脾阳虚证(10.89%)、肺阴亏虚证(0.91%)。结论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以风邪伏肺证最为常见,湿热郁肺证、痰湿阻肺证、寒饮伏肺证、肺脾阳虚证、肺阴亏虚证也较为多见,各证可单独存在,亦常相兼互见。该证候特点反映出慢性咳嗽病因病机复杂,以风邪伏肺为共同病机,具有内外合邪、脏腑相关、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亦反映出慢性咳嗽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病特征。
关键词:慢性咳嗽;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中医证候;因子分析
54
|
3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1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候特征与超声下卵巢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张雅冬,许昕
2023, 30(2): 37-43.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8
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证候特征与超声下卵巢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将300例PCOS患者根据证候分为4组,肾虚组62例,脾虚痰湿组104例,肝郁血瘀组54例,阳明浊热组80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初潮年龄、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经阴道或直肠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卵巢体积、卵泡数量及最大卵泡直径。选择卵巢髓质内最粗大动脉,检测其血流阻力指数(RI)和血流搏动指数(PI)。对4组PCOS患者年龄、初潮年龄、病史及BMI进行比较。对4组PCOS患者卵巢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包括卵巢体积、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对4组PCOS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包括RI、PI。结果4组患者在年龄、初潮年龄及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史肾虚组较阳明浊热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体积肾虚组较脾虚痰湿组、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瘀组较脾虚痰湿组、阳明浊热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与阳明浊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数量肾虚组较脾虚痰湿组、阳明浊热组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郁血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瘀组较脾虚痰湿组、阳明浊热组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阳明浊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卵泡直径肾虚组较脾虚痰湿组、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RI、PI肾虚组较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脾虚痰湿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较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瘀组、阳明浊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组PCOS患者卵巢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各有特点,可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超声;卵巢参数
36
|
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1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李雪萍,吴旭丽,彭礼,郗亚薇
2023, 30(2): 44-48.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09
摘要:目的观察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秩和检验,Z=-2.00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DIP、FDI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FDIP、FDI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针刺不良反应。结论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跷脉;根溜注入;临床疗效
47
|
3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叙事医学
叙事医学语境下中医学的仁爱精神
王昊,韩佳桐,王子旭,杜渐,杨秋莉,马月香,王永炎
2023, 30(2): 49-53.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对医学的不断渗透,医务人员与患者对医学人文回归的呼唤也越来越热切,叙事医学应运而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学中蕴含着叙事医学的萌芽,其中有着丰富的医学人文思想。仁爱精神的内涵包括亲亲、仁民、爱物、一体之仁4个层面。叙事医学通过倾听患者叙述、关注曾被忽视的情感因素、再现患者所讲,以达到与患者共情、建立关联和归属关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中医学的仁爱精神相合。仁之发端源于与同类之间的相互理解,正是叙事医学所强调的共情思想。另一方面,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推己及人体现了由自身出发,进而由内向外、由近向远地关爱他人的情感传递顺序。仁爱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一体之仁。中医学仁爱精神与叙事医学精神,两者的本质内涵具有一定共通性。叙事医学具有丰富的哲学理论基础,而仁爱精神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在整体的自然医学模式和千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将对叙事医学在中国的本地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叙事医学;仁爱精神;儒道互补;后现代性
51
|
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病房里的歌声
刘丽亚,周荣新
2023, 30(2): 54-55.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1
关键词:叙事医学;平行病历;中医学;人文关怀;社会文化因素
43
|
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0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名老中医经验
杜怀棠运用百合及相关组方治疗疑难病经验
陈一凡,李雁
2023, 30(2): 56-59.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2
摘要:百合味甘性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杜怀棠教授临床诊治疑难病时,常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半夏汤、百合乌药汤、百花膏等,在多种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百合及相关组方,常可获效。结合灼口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3个验案,对杜教授运用百合及相关组方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百合;灼口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名医经验;杜怀棠
35
|
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1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李曰庆治疗男科疾病用药经验
张华南,赵琦,冯隽龙,王继升,鲍丙豪,王世桢,刘义陈,陈元昊,王彬
2023, 30(2): 60-63.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3
摘要:男科疾病临床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缠绵难愈。李曰庆教授临床治疗男科疾病经验丰富,他认为男科疾病以肾虚为根本、郁为诱因、血瘀为核心,重视整体辨治、阴阳同调。从补肾填精治疗男性不育症、补肾疏肝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交通心肾治疗遗精、益肾消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等方面介绍李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并结合临床病例对李教授的诊疗思路、用药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男科疾病;用药;名医经验;李曰庆
39
|
4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吕培文治疗乳腺癌术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于加乐,张子辰,陈雯,张董晓,吕培文
2023, 30(2): 64-68.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4
摘要: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皆应接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常用的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均是通过抑制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或增值的目的,体内激素水平被动下降会引发子宫内膜增厚、月经失调、潮热、阴道不适、乏力、失眠、肌肉关节痛等,这一系列不良反应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似,将其称为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症”的范畴。吕培文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与气血失和、肝肾亏虚密切相关,在治疗时以调和气血、调补肝肾为主要治法,在遣药组方时,以“四藤二红”及五子衍宗丸为基础加减运用。从审证求因、本于气血,诸症丛生、责之肝肾,兼顾情志、气畅血调几方面探讨从调和气血、调补肝肾论治的理论依据。从治病求本、调和气血,调补肝肾、精血同调,调畅情志、疏肝理气几方面分析从调和气血、调补肝肾论治的遣药组方。结合临床验案对吕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类围绝经期综合征;调和气血;调补肝肾;五子衍宗丸;名医经验;吕培文
43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理论探讨
基于温阳法探讨应用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
赵又葱,王一同,武煜,朱名扬,左明焕
2023, 30(2): 69-73.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5
摘要:恶性肿瘤是现代常见的恶性疾病,属于中医“积聚”“癥瘕”等范畴。温阳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阳虚寒凝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从“阳非有余”与“阳常有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人体真阳不足致正虚,妄动相火致病理产物积聚。应用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一方面重在阴中求阳以补阳,另一方面重视用阳化阴以温阳,使君火充盛,相火以位。阳和汤是温阳法治疗肿瘤的基本方,该方广布阳气,有温阳补血、行气活血、散寒通滞之效。《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阳和汤主治阴疽等,而阴疽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阴疽与部分恶性肿瘤在病因病机、病程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名老中医应用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以及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均提示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进一步深入研究阳和汤、认识温阳法,对临床指导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温阳法;阳和汤;阳虚寒凝
36
|
1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傅青主女科》肝脾同治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金凡惠,刘雁峰,郑涵予,刘柳青,陈然,郭霖霖
2023, 30(2): 74-77.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6
摘要: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妇科学的奠基之作。傅青主重视脏腑辨证,重肝而多从肝脾肾立论,调理先天肝肾的同时,又始终固护后天脾胃。其肝脾同治之法基于脏腑辨证及五行理论,肝脾同治法的使用贯穿在对女性经、带、胎、产各个阶段疾病的治疗中。对傅青主应用肝脾同治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进行分析:脾病及肝、土壅木郁,治宜健脾疏肝;肝病及脾、肝郁克脾,治宜抑木扶土;肝病及脾、木不疏土,治宜补虚降逆;肝脾同病、藏统失司,治宜大补肝脾。结合临床病案对肝脾同治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妇科疾病;学术思想;肝脾同治
37
|
2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基于象思维探讨运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
李炜,张宏贤,王瀚东,陈倩,梁峻铭,崔霞
2023, 30(2): 78-81.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7
摘要: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通过梳理象与象思维的概念,深入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象思维的关系。从象思维角度认识厥阴病蛔象,厥阴病本质为寒热错杂、风气内动之象。支气管哮喘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表现为厥阴病证候。哮喘具有反复发作性、诱发多样性、时间节律性、季节性、可逆性等临床特点,从象思维角度进行探究,与厥阴病蛔象相近。从乌梅丸组方特点及临床运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应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探讨。结合典型病例对应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象思维;蛔象;支气管哮喘;乌梅丸
29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文献研究
《黄帝内经》“魄汗”探析
焦雅琳,贺娟
2023, 30(2): 82-85.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8
摘要:出汗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病理性出汗在阴阳平衡紊乱、心肺功能失调时最容易出现。《黄帝内经》中描述汗的词组很多,可以分为3类,分别指出出汗量多的状态、出汗的时间或原因、出汗的程度及预后等,概念均简明扼要。然而关于“魄汗”的含义,历代医家的解释不一,对其理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后世医家对“魄汗”的理解和临床实践,探讨“魄汗”的内涵及临床意义。“魄汗”应解读为一种程度严重的汗出,其强调对精气的耗伤,预后不良。对于汗出久不愈以及大汗淋漓,甚至出现肢体运动异常、感知迟钝、官窍功能障碍等肺魄异常者,治疗当以补益精气为主。
关键词:魄汗;汗;魄;精;黄帝内经
64
|
4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赵文魁临证经验探析
崔健,孙燕
2023, 30(2): 86-89.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19
摘要:赵文魁,出身中医世家,临床经验丰富。从脏腑气机、贵在调达,攻邪扶正、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先辨虚实,温病治法、宣透达邪4个方面介绍赵老的中医学术思想。结合阴虚肝郁胁痛案等6则医案,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学术思想;名医经验;赵文魁
35
|
1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8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中药热奄包源流探析
仲文莉,明雨,楼鹏飞,张新杰,夏仲元
2023, 30(2): 90-96.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20
摘要: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法。中药热奄包的发展历史悠久,具体治疗形式多样,诊治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多个领域,是一种确有疗效的中医外治法。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现代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成熟阶段、完善阶段等探究热奄包的历史沿革,并与现代类似治法进行比较,对现代研究中热奄包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病种进行总结和讨论。溯本求源,探究中药热奄包的演变规律,以促进临床热奄包的发展和完善,使热奄包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外治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中医外治法;源流
58
|
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思路与方法
从五期演变探讨胃癌的辨证论治
孙千惠,朱潇雨,李杰,李婷婷,许博文,马心怡
2023, 30(2): 97-101.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21
摘要: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治疗肿瘤具有特色。从根于“中气亏败”、发为“湿热郁积”分析明代新安医家汪机所著《医学原理》中对胃癌病机的阐释。从五期演变探讨胃癌的病机变化:虚——大气虚陷、中轴乏运是发病之本,寒——脾阳虚衰、寒凝阴结是进展之因,毒——气机逆乱、癌毒流窜是转折之核,闭——升降失司、癌毒郁闭是渐坏之征,衰——水火失济、阴阳衰微是终末之根。基于五期演变规律探讨胃癌的辨证论治:癌前状态、早期,治以温阳益气,进展期、术后,治以解毒化浊,晚期、终末期,治以固本通闭。结合临床验案对胃癌的诊疗思路与治疗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医学原理;五期演变;胃癌;病机
25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3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小儿皮肤病湿热伤络证的辨证要点与临证经验
刘远欧,李园,王俊宏
2023, 30(2): 102-108.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22
摘要:小儿皮肤病是中医儿科常见的疾病类别之一,其病因多样、证候多元。由于家长喂养不当、饮食失于调护等原因导致小儿皮肤病湿热伤络证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从病因多样、围绕生理特点,证候多元、聚焦湿热伤络分析小儿皮肤病的特点。湿热相搏、灼伤血络为小儿皮肤病湿热伤络证的关键病机。辨证应着眼于辨皮损、辨病因、辨病程阶段、辨脏腑、辨舌脉。临证治疗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宜照搬成人治法,以清热燥湿、凉血和血为基本治法,治疗上选用三黄四物汤为主方,同时应关注皮损、内外合治,辨析病程、把握疾病进展,重视补益肺气、调理脾胃、疏利肝胆、清心养心。结合临床验案对小儿皮肤病湿热伤络证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小儿皮肤病;湿热伤络证;三黄四物汤
27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2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运用引火汤治疗不寐的辨治思路探讨
张瑶,梅俊,徐凤芹,王青
2023, 30(2): 109-112.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23
摘要:不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神失养、心神不宁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引火汤源自陈士铎《辨证录》一书,原为治疗“阴蛾”所创,全方由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组成。引火汤所治证候的病机为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化失常。后世医家经过临床实践与探索,拓展了引火汤的应用范围,发现引火汤治疗不寐心肾不交证效果颇佳。心肾不交是不寐常见的证候,引火汤可滋阴潜阳、引火下行、交通心肾、阴阳同治,与不寐心肾不交证的病机相契合。临床治疗不寐时,常根据病情对引火汤进行适当加减以增强疗效。结合临床病例对运用引火汤治疗不寐的辨治思路、用药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心肾不交;失眠症;引火汤
48
|
2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3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机及证候探讨
杨济纲,刘鹏,江洋,尤海玲
2023, 30(2): 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3.02.024
摘要: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贯穿于癌症整个病程,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医治疗CRF有明显的优势,对肺癌CRF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探讨肺癌CRF的中医病机及证候。分别从以虚为本和以实为标、虚实夹杂两方面阐述不同研究对CRF整体病机的认识。结合文献分别从单一证候、复合证候两方面总结肺癌CRF的证候特点。肺癌CRF单一证候中,虚证以肺气虚证和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证和血瘀证为主。肺癌CRF患者病情多较复杂,仅有少数患者表现为单一证候,其中以轻度疲乏者或肺癌早期患者为多,大多数患者则表现为复合证候,多证相兼较为多见。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肺癌;中医;病机;证候
63
|
4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862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3-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